1、退火是指把钢加热到某一温度,经保温后缓慢冷却(随炉冷却或在导热能力差的介质中冷却),以获得接**衡组织的工艺方法。目的:降低硬度以便于切削加工;提高塑性以利于塑性加工成形;细化晶粒以提高力学性能;消除应力以防止变形和裂。
2、正火是指把钢加热到A3线(对亚共析钢)或Acm线(对过共析钢)以上30-50度,热处理论坛,保温后,在静止空气中冷却的处理艺。
3、淬火是指把钢加热到组织转变温度(A3或A1)以上30-50度,保温后快速冷却的处理工艺。其目的在于获得马氏体组织,使钢具有高硬度和高耐磨性。淬火是强化钢材的重要方法。
4、回火是把淬火后的钢加热到A1线以下某一温度,热处理厂,保温后冷却至室温的处理工艺。这是淬火工件必须进行的一个工序,它决定了该工件在使用状态时的组织和性能,也可以说是决定了工件的使用性能和寿命。回火的目的是为了消除淬火时因冷却过快而产生的内应力,热处理,降低淬火工件的脆性,稳定工件尺寸和使工件具有符合符合工作条件的性能。
碳氮共渗炉内气氛的控制
气体碳氮共渗以渗碳为主;共渗剂通常由滴入液体渗碳剂和通入氨气,液体渗碳剂通常取丙酮或煤油和稀释剂甲醇。通常共渗气氛中,氨气含量为25~35%,对于碳氧共渗炉气的控制一般采用在稳定炉气氮气的基础上控制炉气的碳势。当采用带有稀释介质共渗时,炉内气体介质的流量每小时应为炉膛容积的6~10倍,即保证每小时换气6~10次(称换气次数)。这样在已知炉膛尺寸、共渗介质的产气量就能计算出共渗介质的需求量,制定出炉内气氛控制的工艺参数。